时间:2020-04-25 11:42:34来源:重庆心理咨询
形成原因
个人身心原因:
1、遗传因素的影响——承认个性差异,有人表现强烈;
2、年龄与生理条件——生理机能发育成熟,心理处于断乳期;
3、心理过程发展的不平衡——认知滞后于情感、意志;
4、好奇心的驱使——“禁果逆反”,越是得不到的东西,越想得到;
5、思维品质的发展不成熟——看问题易偏激,喜欢钻牛角尖;
6、身心发展与客观环境之间的矛盾——需要层次提升。
家庭教育原因:
1、家长长期干预导致青春期逆反;
2、家长言行不一导致青春期逆反;
3、家长过度溺爱导致青春期逆反。
(四)潜在危害
孩子叛逆若不能及早科学化解,轻则会经常爆发亲子矛盾,影响全家人心情,重则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产生多疑、偏执、冷漠、不合群、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,使之信念动摇、理想泯灭、意志衰退、工作消极、学习被动、生活萎靡等,不仅成绩下降,而且自暴自弃,甚至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,走向极端,轻生自杀,父母纠结痛苦,遗恨终身。
(五)解决办法
家长对策(良方):
1、教养方式民主化;
2、成长期望适度化;
3、家庭氛围和谐化;
家长对策(秘方):
1、教育策略必须有共识有分工,红黑脸(利己选择是孩子的天性);
2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(要有勇气向孩子请教);
3、每周拿出一段时间,和孩子沟通,尤其是睡觉前(长话短说)。
社会、家庭、学校密切配合,共同关心,教育引导,及时帮助青春期学生解决成长中出现的问题,增强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,努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,使之自我鞭策,自我提高,健康成长,快乐成才。
相关文章推荐阅读: